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2014]CIT 2014开幕式与全体大会盛大举行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4/3/21 18:39:5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今天(2014年3月21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4)的开幕式与全体大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明珠厅盛大举行,国内外多名介入专家齐聚一堂,喜迎学术盛会。

  今天(2014年3月21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4)的开幕式与全体大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明珠厅盛大举行,国内外多名介入专家齐聚一堂,喜迎学术盛会。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和大会秘书长徐波教授主持。高润霖院士在欢迎辞中,表达了CIT“合作、创新和转化”的新精神,介绍了本届大会的精彩日程,并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仁发出了“参加明年在北京举行的CIT 2015”的盛情邀请。

  在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吴明江教授宣布CIT 2014正式开幕后,美国TCT主席Martin B. Leon教授进行了题为“TCT 25年历程:心血管介入医学的爆炸性增长”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中,Leon教授回顾了心血管介入医学从起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1988年第一届TCT大会举行时人们对基于器械的治疗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而真正要想使心血管介入医学真正成为一门专科,除了技术创新和医学教育之外,还需要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前提下开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国际合作。第25届TCT大会充分体现了心血管介入医学的国际化,一方面主席团成员中有48%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大会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实时病例。

  Leon教授将TCT 25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五年是各种器械创新发展的阶段;第二个五年是心血管介入医学走向国际化和支架进入临床应用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始随机对照研究的阶段(此时,我们认识到裸金属支架尽管有不足之处,却仍优于球囊导管扩张)。第三个阶段(1998~2008)心血管介入医学真正成为一门完整的专科,在此期间循证医学研究使我们对药物洗脱支架有了深刻的理解,介入医学从欧美继续向世界其他地区发展,尤以亚洲地区的发展最为令人瞩目。第四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心血管介入医学迅猛发展,学科范围日益扩张。在此期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随机临床试验被证明可降低死亡率,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心脏团队治疗模式日益成熟。Leon教授对心血管介入医学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技术进步和循证医学模式的激励下,心血管介入医生应以患者为中心,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版面编辑:白靖  责任编辑:马宇滢



CIT2014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