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HRS2008]会议背景

第十三届中国心律论坛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8/1/24 11:09: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大会介绍    

心律学(Heart Rhythm)作为心脏病学的重要领域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及时总结和了解国内外心律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心律学的快速发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将于2008年1月10日~13日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举办“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年会)”,本次大会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承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简称中国心律学会,始建于1981年,朱思明、蒋文平、胡大一教授先后任第1~6届的主任委员,现任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

    中国心律学会成立26年来,先后组建了工程学、电生理、起搏学、儿科学、病理学,地市级培训等学组,致力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大力开展和推广射频消融技术;在250家医院建立了培训基地,举办了50余次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培训班和专题研讨会,制定了我国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指南。2001年10月成功主办了第7届亚太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大会,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6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会成立26年来,共举办了12次学术年会,为中国的起搏、电生理及心电学诸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中国心律学领域的学术盛会,一直秉承着求实、探索、提高的宗旨,传播心律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理论,历时26年,已成为中国心律学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芸集了中国心律学领域的众多学术泰斗和精英,预计参会代表近千人。

    本次会议将集中讨论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心律失常的基础、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猝死的预警与防治、无创心电学等多个领域前沿的新理念和新技术。

    大会将邀请近百位国内著名的心律学专家进行精彩的演讲,内容涵盖了心律学领域各专业最新研究动态、最新指南等,会议还针对心律学领域的焦点问题,设立了正反双方现场辩论;为了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让专家走下讲坛,走进代表,设立了专家解惑与答疑,做到了真正的专家和代表面对面交流;针对近年来起搏和电生理存在的工程学问题和国产化的困惑,大会设立了起搏和电生理工程学专场,国内著名的起搏和电生理专家与工程学专家面对面,将就这一领域关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增进交流和沟通。大会中的优秀论文交流将会鼓励中青年学者的积极性,提高心律学领域的科研热情;为使学术气氛更加活跃,开设了病例精粹专题(从病例学EP,心电图万花筒),不仅能够促进交流和互动,还将引领本领域入门者走向规范化思维。

    大会资料丰富,包括专著8部,论文汇编1本。其中《中国心律学2008》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资料,历时数月,70余位专家,荟萃100余篇著作,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心律学领域的进展,以及中国心律学专家的理论观点和认识。

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将“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办成的学术圣坛。

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2008年1月11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承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协办的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在美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为期2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各地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心脏性猝死的预警和防治、心脏起搏的治疗进展、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以及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中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心律学领域的进展,也针对一些热点和切合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讨。

    一、心脏性猝死是一个影响人类社会健康的重大问题
    心脏性猝死已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因而对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应该成为医疗卫生的重点,然而由于猝死的特殊性和不可预测性。90%的猝死患者发生在院外,在欧美国家,院外生存率约3%~5%, 近年来随着体外自动除颤器的应用,院外公共场所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由于中国社会人群中急救意识的贫乏,猝死复苏的成功率极低,因而在猝死防治中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高危患者的筛选,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二是提高公共场所急救的能力,大力开展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普及,增加公共场所除颤设施的设置和应用。

    二、提高心律失常治疗新理念,造福广大患者 

    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可见于各种疾病人群;危害性大,心律失常发生后除一般症状外,严重时可以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头晕、黑矇、晕厥甚至猝死,因而必须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多样性、多层面的特点,即药物治疗、起搏治疗、导管消融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1.药物是心律失常治疗的经典手段,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自CAST试验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理念有了重大改变,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逐步登上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舞台,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角,但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不同疾病状态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个体化优选已成为这一领域令人关注的焦点,针对不同的疾病或状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有所不同,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有效,但CAST试验证实其增加远期死亡率,已不建议选用。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胺碘酮能够有效控制这类心律失常,不增加远期死亡率,而多项临床研究也提示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心脏性猝死,因而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胺碘酮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石,β受体阻滞剂是防治心脏性猝死的中流砥柱。 

    2.深化生理性起搏的理念 

    随着起搏治疗的深入和广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起搏治疗中的弊端,例如:过多的右室心尖部起搏能够增加房颤和卒中的发生,因而近年来,生理性起搏的理念已被从初始的普通双腔起搏进一步上升到优化起搏部位、优化起搏间期和起搏模式,通过这些努力和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到更加生理性起搏,减少了非生理性起搏带来的危害。 

    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已成为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新希望,CRT治疗心衰目前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已成为心衰治疗的重要方法,并已作为重要治疗策略写入国内外多项心衰治疗指南,这一技术在我国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心衰患者从中受益,但同时也出现和存在着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和困惑,例如窄QRS波、房颤患者能否获益?如何提高CRT的疗效?如何识别CRT治疗可能无效的患者? 

    因而,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起搏治疗时,要全面考虑是生理性起搏的选择,既要减少非生理性或不全面的生理性起搏带来的危害,还要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正确运用导管消融技术,根治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技术作为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核心技术,作为一项根治心律失常的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历史已逾15年,广大患者深受其益。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摆脱了心律失常的困扰和危害,并且这一技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其治疗的适应证在不断的扩大,已从初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展到今天的房颤、室颤的消融。在导管消融治疗的新领域中,以房颤为例,导管消融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房颤治疗的传统理念,即只能应用药物维持治疗,使广大患者看到了根治房颤的希望,并且随着房颤消融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房颤的消融也从仅适用于阵发性房颤,延展到持续性房颤也可以消融,从孤立性房颤拓展到高血压、心肌病甚至部分心衰患者的房颤也可消融治疗。但是射频消融能否成为房颤的一线治疗仍是本次大会和未来争议的焦点。 

    4.充分认识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不论是起搏治疗还是导管消融治疗,并发症不可避免出现,但是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对并发症认识的水平和证实的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大医生的重视,本次大会有关介入并发症的专场,人头涌动,座无虚席,各位讲座专家结合临床实例,生动而细致地介绍了常见和特殊并发症的表现和临床处理方法,使参会代表颇为受益。 

    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中,必须正确掌握各种治疗技术的适应症,正确运用各项技术和药物,才能造福于患者。

    三 搭建生物医学工程学的桥梁,促进国产化技术的提高 

    本次大会不同于本领域的其他学术会议,开设了起搏和电生理生物工程技术专场,这看似与疾病治疗毫不相干的内容,却成了本次大会的一项特色和亮点,原本计划容纳20-30人的会场,十分拥挤,这一专场我们可以看到心律学领域的专家与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汇聚一堂,畅谈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问题和热点。真正的起搏和电生理专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心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哈尔滨心律论坛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