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论高血压还是冠心病,在药物治疗方面都需要长期治疗,依从性是制约患者治疗获益的一大障碍。单片复方制剂(SPC)的出现,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那么,在高血压管理中,SPC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应用自由联合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替换为SPC治疗?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怎样选择SPC?近期,我们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巍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SPC在临床高血压管理中的地位
在近年来公布的国际高血压指南中,都将SPC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优选或首选策略。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尤其中国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佳,整体血压控制率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忘记服药。SPC就是将多种药物制成一片药物来应用。与服用两片或多片药物相比,服用一片药物的依从性会更高。
在治疗高血压的SPC中,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B+C)是最佳选择之一。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确诊时未出现并发症,往往是比较年轻或比较健康的中老年人群。对这部分患者来讲,更需要提高治疗依从性,而没有副作用是长期用药的关键。对于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CCB)是最佳降压药物选择之一。尤其对于最常见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的高血压患者来讲,从作用机制和长期循证医学依据来看,CCB都是首选且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但是,应用CCB确实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面颊潮红、心率加快等会影响患者休息,反而可能引起血压进一步增高。这时如果加用β受体阻滞剂(BB),采用B+C的SPC治疗,就能抵消CCB带来的副作用,增加患者长期治疗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依从性。所以,无论对于国际高血压指南还是中国高血压指南,B+C SPC应该是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首选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
正在使用B+C自由联合的患者,如何安全替换为比索洛尔+氨氯地平SPC
在所有CCB中,首先推荐苯磺酸氨氯地平,其相较于其他CCB的循证证据非常多,且患者耐受性好,在一天之内能够非常平缓地降压,符合正常的血压波动规律,安全性较高。临床观察发现,比索洛尔等β1高选择性的BB对于血糖、血脂和支气管痉挛等影响很小。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的SPC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治疗选择。
对于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比索洛尔自由联合治疗的患者,如果换成SPC,首先要考虑对BB的耐受性,调整剂量时需参考自身的心率情况。对于已经服用比索洛尔的患者,本身是能够耐受这种药物治疗的。所以,对于大多数已经应用比索洛尔、比索洛尔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或其他CCB联合BB的患者,可以直接过渡到苯磺酸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的SPC治疗。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优势
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对于大多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基础血压目标值是140/90 mm Hg,若能够耐受,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更好。所以,我们需要应用有效的药物使患者血压达标。在所有降压药物中,对冠心病有最多循证医学证据的就是BB和CCB。
在今年ESC年会刚刚公布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南中,对于非ST段抬高ACS患者,BB和CCB都是首选。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也是用于长期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另外,对于合并心绞痛的患者,从缓解心绞痛症状来说,BB和CCB都是首选。所以,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B+CCB联合用药是一个不二选择,而比索洛尔+苯磺酸氨氯地平的SPC也应该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首选。
专家总结
BB+CCB是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用于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ACS、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半衰期长,是最经典的BB和CCB,两者联合达到血压和心率的双重管理,能够为广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