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希蒲系统起搏治疗起搏介导的心肌病:解铃还需系铃人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0/9/2 14:53:0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希蒲系统起搏,由于其生理性起搏模式,近年来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与传统右室起搏不同,希蒲系统起搏夺获传导系统可以使心脏保持生理激动顺序,从而产生避免了右室起搏带来的室间及室内不同步。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颖雪 夏云龙
 
  希蒲系统起搏,由于其生理性起搏模式,近年来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与传统右室起搏不同,希蒲系统起搏夺获传导系统可以使心脏保持生理激动顺序,从而产生避免了右室起搏带来的室间及室内不同步。目前研究显示,对于长期右室起搏患者,且不存在其它心衰原因的情况下,约有10%的患者由于长期起搏会出现起搏介导心肌病(Pacing-induced cardiomyopathy, PICM)。以往的指南中,此类患者的CRT升级治疗指南推荐的级别并不高,且一旦合并持续性房颤,其CRT升级治疗的成功率显著下降。对于此类起搏介导心肌病的患者,近期有研究显示希蒲系统起搏可升级以逆转这种起搏导致不同步带来的心衰以及心脏重构,但目前尚无希蒲系统起搏在合并持续性房颤的PICM患者中获益的证据。
 
  近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夏云龙院长、高连君教授的带领下,董颖雪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在ESC 2020会议上公布了希蒲系统起搏升级治疗PICM的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连续入选2017~2019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PICM并行希蒲系统起搏升级的患者36例。34例患者(94.4%)成功的实现了希蒲系统起搏升级(其中希氏束起搏29例,左束支区域起搏5例),其中21例(61.8%)合并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心室起搏比例为87.3%。术中若患者无自身心律出现(<30 次/min),则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寻找希氏束区域,若阻滞部位较低或者希氏束起搏阈值高,则采用左束支区域起搏。
 
  结果显示,患者希蒲系统起搏之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基线水平为33.6±5.6%(平均7.3年右室起搏后),平均左室内径(LVEDD)为58.40±7.97 mm。希蒲系统起搏升级后,经过平均12.1个月的随访,LVEF显著提高至44.81±7.63%,LVEDD显著降低至51.89±5.8 mm。QRS宽度由术前184.2±23.7 ms缩短为120.5±16.7 ms。随访后希蒲系统起搏阈值较术中无显著性升高 (P=0.89)。术后无感染、无导线脱位、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非房颤组患者LVEF、LVEDD、QRS宽度的变化量相比房颤组并无显著差异,这提示我们合并持续性房颤且起搏依赖的PICM患者进行希蒲系统起搏升级时,可产生与窦性心律于相近的获益(见图1)。
 
图1. 希蒲系统起搏升级令PICM患者获益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右室起搏导致的PICM患者当中,不论合并房颤与否,希蒲系统起搏(包括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通过再同步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脏重构情况,且阈值相对稳定,证明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期待未来的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增添更多的临床证据。
 
  专家简介
 
 
  董颖雪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委员会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委员会女医师联盟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新媒体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委员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健康学组委员。
 
  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计划、大连医科大学英才计划。多种医学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论文发表在Circulation(heart failure)、JACC等国际心血管杂志上。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曾于2009-2010年在美国著名的Mayo医学中心专门研修心脏起搏与心脏电生理。主要工作方向为心律失常,尤其擅长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起博治疗、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预防的相关治疗。
 
 
  夏云龙,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心律学学会委员(FHRS)、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组长、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二十余个国家省市级学会委员以上职务。多种国内外医学期刊副主编、编委、特约编委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在Nature Genetics、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Heart Rhyth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省市级科技奖励8项。长期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心力衰竭等的机制与诊疗研究,尤其擅长复杂心律失常以及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和心力衰竭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等。201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倡导并发起肿瘤心脏病学,在肿瘤心脏病学发展中开展大量工作,并逐渐引领中国的肿瘤心脏病学发展获得国际认可。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王雷



心肌病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